gg

再过五年吃不到南汇水蜜桃?种植户平均年龄近70岁,主产区主动出击改变现状

发布时间:2024-03-17 22:50 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6112   

被誉为上海水蜜桃第一镇的浦东新区大团镇,生产国家地理标志南汇水蜜桃的规模达到9450亩,全市种植面积排名第一,和第二名的规模有三倍之差。

不过,因目前种植户平均年龄近70岁,当地不少农业工作者判断,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未来5年内将有可能出现种植规模的大幅缩减。

为确保产量稳定、进一步打响南汇水蜜桃的品牌知名度,推行集约化、高标准的水蜜桃种植势在必行。浦东新区已明确“十四五”期间建设3000亩高标准桃园,今年,首批580亩老桃园更新改造及基地建设项目在大团镇启动。政府投入、社会参与,能否让水蜜桃种植平稳实现“代际”衔接?

卖得好反成发展阻力

去年,上海申凤桃业专业合作社的掌门人张晖,在不到20天时间里,不仅卖光了自家种的150多亩水蜜桃,还收购了近300家签约农户的水蜜桃。

三个星期卖出一年收成,这就是南汇水蜜桃的销售现状。大团镇副镇长叶宝军告诉记者,一方面,本地对于南汇水蜜桃的品牌认可度高,不论合作社还是散户,每年一到7月中旬开售,基本都能在短时间内售罄。另一方面,南汇水蜜桃是目前上海地产农产品里最不易保鲜的果品之一。坊间有说法,真正好的南汇水蜜桃,插一根吸管进去,可以把所有的果肉和果汁吸干。“所以它的集中上市期很短。”

不缺市场按理说是好事,可今天反而成了发展的阻力。张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南汇水蜜桃的市场指导价格不得低于130元/盒,盒重约为8-10斤。“不少农户在有稳定渠道的情况下,一年一亩地产出七八万元不成问题。”如今,许多小农户还坚持种桃,大团镇9450亩桃林上,共有4265户种植户,相当于每家种植面积不到3亩地,土地逐渐陷入“小、散、低”的局面。

每户种植面积小、种植分散,进而导致了种植效率低。叶宝军介绍,目前南汇水蜜桃还很难充分利用现代农机进行高效率的植保,与此同时,小农户本身缺乏树苗更新的意愿。许多树苗已经有十几岁“高龄”,产量大不如前。“特别是近些年种桃农户的年纪越来越大,平均年龄已经接近70岁。再不考虑推进现代化、规模化种植的话,未来很可能面临南汇水蜜桃种植面积的大规模缩减,以及专业种植人员不足的情况。”

想要扩大标准化种植的规模,实现高标准桃园的建设,第一件事是从桃农手中把散落的土地流转出来。目前,桃农流转一亩土地,除了一年1000多元的土地流转费,还有一笔一次性10000多元的补贴,收入和种桃相比有一定差距。“除非确实年纪大了、种不动了,大多数桃农还是希望能够坚持种到最后一刻,现阶段土地流转的难度确实比较大。”赵桥村党总支书记徐周杰告诉记者。

将来水蜜桃一年可供应3个月

尽管目前还没到青黄不接的时点,大团镇却不能不未雨绸缪。“特别是看到这两年许多本地农产品都在通过一二三产联动提升产品质量、助力产品走出去,我们也希望南汇水蜜桃能够在品质和种植现代性方面更近一步,尤其要避免出现因种植人员断档带来的减产情况。”叶宝军说。

今年,通过财政资金配套,大团镇赵桥村、果园村、团西村等主要种植区域率先开展土地流转,大团镇将建起占地共计580亩的四家标准化桃园。标准化桃园落成后,将交由多家经验丰富的合作社进行管理。

在这些标准化桃园里,不仅配置了设施房、冷藏房、温控设施、冷库等现代农业设施,还统一了种植品种,特别是引入了一批新的早、中、晚桃品种,将南汇水蜜桃的上市周期从原先的3个星期,拉长到从6月初到9月中旬,意味着未来一年中,市民能够在超过3个月的时间里吃到新鲜的南汇水蜜桃,这也为南汇水蜜桃将来走出上海、探索更具附加值的“打法”留出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土地流转工作也在持续。“各村都在加紧推动,希望能够流转形成更多成片的土地,统一实施标准化种植。毕竟一片桃林从种树到稳定产出,需要三五年漫长的等待期。”叶宝军说。

开展果树育苗的上海侬欣瓜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光平介绍,去年以来,购买树苗的农户数量明显减少,“说明退出种植的小农户正在增加。预计未来5年是小农户大规模退出的窗口期,这也是南汇水蜜桃转型发展的窗口期。”

今年3月底,伴随桃花朵朵盛开,新一届的上海桃花节也将正式拉开帷幕。为进一步发挥文旅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大团镇还推出了“认养一棵桃树”活动。“市民通过参与认养,不仅可以线上线下感知一颗桃树的成长历程,还能在7月感受收获的喜悦,从而加深对南汇水蜜桃的认识。”大团镇党委委员金晓燕说。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